您现在的位置是:袖手旁观网 > 焦点

丁健、田源分享:百年之大变局下,企业家的力量从哪里来?

袖手旁观网2025-07-05 20:48:07【焦点】2人已围观

简介丁健、田源分享:百年之大变局下,企业家的力量从哪里来?来源: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图|公开课视频截图【空中亚布力成长计划】第一期线上公开课,以《百年之大变局下,企业家的力量从哪里来?》为主题,特邀亚

丁健、丁健的力田源分享:百年之大变局下,田源企业家的分享力量从哪里来?

来源: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图|公开课视频截图

【空中亚布力成长计划】第一期线上公开课,以《百年之大变局下,百年变局企业家的下企力量从哪里来?》为主题,特邀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量从里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丁健,丁健的力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始人、田源主席,分享元明资本创始人、百年变局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为分享嘉宾,下企与成长计划企业家四位代表: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孙青锋,量从里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康伟,丁健的力九一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田源理享家科技集团CEO AP资产创始合伙人朱超共同交流面对时代变局和不确定性,分享企业如何破局前行?企业家的信心与力量将源于何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张洪涛主持本场公开课。

以下为公开课发言实录:

丁健:现在国内外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变局。前段时间,包括我在内的20多位亚布力论坛企业家去新疆拜访马兴瑞书记,他跟我们再三强调:新疆未来的经商环境一定要遵从三个原则——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我讲这个事情是因为,当企业家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里面所说的“不变”,其实就是中国在不断发展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就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坚持的方向,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在防疫问题上也是一样,我认为其中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不同地区的发展可以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社会治理可以有的强一点有的弱一点,但是有一条,凡是能利用市场资源和力量来解决民生和抗疫问题,解决的效果会更好。所以我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这三点深有体会,不管局势怎么变,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唯一能够向前杀出一条血路的方法。当然,我们在践行这三点时也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没有关系,我们要以市场化做得好的地方为榜样,耐心地等待,坚决不能倒退,要不停地向前走。

最近,我看到《人民日报》高度赞扬香港模式的动态清零。香港是一个典型的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做得非常好的榜样,它能够把这么难做的动态清零在那样的环境里做好,值得我们去学习。我相信《人民日报》把这一点指出来,也是希望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学习、去坚持中国在往前走的道路,坚持我们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孙青锋:丁健主席,在三次创业过程中,您是如何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丁健:我第一次回国创业是1993年,坦率地说,真是两眼一抹黑。那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投资,甚至连怎么去注册一个公司都不搞清楚。期间,还经历过好几次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和来自竞争对手的打压,过程都非常艰辛,但我个人认为,在最难的时候一定要有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整个世界都在变化。全世界都面临着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贫富差距造成的阶层对立等相同的问题。我们作为企业家要有一种信念,即相信这个世界在往好的方向变化,尤其是在中国,我们要给那些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一点时间,例如新疆,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了解一下,那里已经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之,要有信心!

朱超:丁健主席,现在很多企业的员工已经接近零零后了,企业家本人如何建立起信心,以及如何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更多的年轻同事?

丁健:对于年轻人来讲,我认为在有信心的同时,一定要多走一走看一看,观察和了解国内外的一些现象,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和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越成功越要有风险意识,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家来说,越艰难越要有信心。

这个过程就像打牌。当你拿着一手好牌时要想,自己有哪几个被打败的可能,以及要如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当你拿着一手烂牌时要想,有几种布局方式可以把血路杀出来。其实企业家往往没有太多的选择,就是要不停地抱着希望努力,不停地提高对于风险的把控能力,以及不停地了解和准备面对最坏的结果,避免措手不及。 

张洪涛:下面请田源主席做分享,我想先问田源主席一个问题,您是否从年轻一代的企业家身上看到了自己二十年前的影子?

田源:我认为自己经常能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采。现在这些年轻企业家在市场上还有二三十年或者更长的奋斗时间,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这段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有很大的机会来做很伟大的事,所以我对他们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我很看好他们。

接下来,我来做分享。现在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不确定性”几乎成了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但是,“不确定性”本身也包含着机会,在这个特定形势下,我们要考虑自身的定位问题,要思索企业家的力量来自于哪几个地方。

第一,我认为来自于理想,这个理想基于我们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现在依然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中国会继续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企业,这个大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如果你也相信这一点,就会对企业抱有长远的理想和目标,这将是支撑大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支撑大家在困难时期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第二,来自于对创新的追求。亚布力论坛的大部分企业,能够在二十多年中的多轮调整、政策变化、体制变化、国内外形势变化下存活下来,甚至发展壮大,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创新。比如,张文中董事长过去主要做线下超市,随后他创立了多点,用数字化来改造和赋能零售业,创造出了一个相结合的模式,使公司发展壮大;陈东升董事长用“医养结合”理念,给保险公司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使保险和养老产业更加适合长寿时代的发展需要。设想一下,如果他14年前不做这个创新,泰康则很难达到今天的成绩。

第三,来自于对成功和失败的正确认识。我们观察到,一些过去非常有名的企业如今可能出现了很大的困境,甚至倒塌了。其实,它们过去创造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本身做得好,而是因为赶上了行业的黄金时代,所以要正确认识成功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即便失败了也可能东山再起。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如果你自己坚信走的路是正确的,那么就有机会东山再起。有句话叫,“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幸福也不会永远持续”,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对于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

第四,来自于坚韧不拔的努力。做企业是长跑,如果你选择了做企业家,就相当于选择了几十年的“长征”。在这个过程中,你和你的团队始终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家万众一心,从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王康伟:田源主席,您每一次创业所选择的行业,在现在看都充满了前瞻性。您认为新一代企业家最应该从前辈身上学习哪一点?

田源:我和那些一直深耕于一个领域的企业家不太一样,我创业的领域多一点,比如期货行业、滑雪场产业,甚至中间还有五年时间担任过一家有国有企业的董事长,领导这个企业扭亏脱困,最后扭亏为盈,我还在过去十年做健康产业投资,过去五年做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在创业过程中具有超前认知,或许与我在国务院工作十年里,所养成的考虑问题比较宏观、长远的习惯有关。

如今我进入大健康行业,创办一家难度特别大的公司,这其实是我自己对过去经历的一个延续。选择做难而有价值的事情,一直是我多年创业的初心,至今未有改变。

张洪涛:接下来请4位【亚布力成长计划】学员代表发言,大家也可以聊聊二十年之后的梦想是什么。

孙青锋:对于“百年之大变局下,企业家的力量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企业家的力量来自于多维度的认知,包括清晰地认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同时具备战略、经营管理以及领导团队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企业家力量的源泉。我坚信,当我们回看千年历史,总结周期规律时,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和勇敢应对,就一定可以穿越变局的黑洞到达美好未来。

面对百年变局和数据时代的来临,我有四点思考:一是重新想象我们的生意;二是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链;三是重新链接我们的客户;四是重新建立我们的组织。未来20年,希望我们的企业,可以对标LV,成为中国本土奢侈品集团。

王康伟:在【亚布力成长计划】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针对企业实战管理和企业实时战略把控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上的改变,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管理者和企业的节拍问题怎么调控和把握,有时候既可以同频又可以相望,包括阶段性的跨越工作以及如何把企业弹性做得更好等,受益颇多。

玉锋实业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要围绕“三农”产业,以粮食加工业为主链条,电力、食品、油脂,以及大健康生物制药为延伸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目前产业链下游建有多个维生素原料药和功能糖醇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年后,我希望可以做出一个更加完善和宽泛的全产业链新兴品牌,无论在食品、药品、大健康还是农业、粮食等方面,都可以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覆盖更多的消费者,期望能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品牌,为三农和大健康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这就是我的梦想。

许泽玮:20年后,我希望自己的公司还在稳健发展,每年有进步。我们专注的领域永远都不会变,就是围绕整个中小企业做金融、文化传媒等一系列服务。能活20年,需要我们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已经坚持10年了,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坚持20年。

在【亚布力成长计划】的课程中,前辈企业家们通过足够长的时间来传授他们的经验,很多内容都是在网络或其他平台搜索不到的,干货满满,针对性很强,这是这项课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其中,我特别崇拜给我授课的陈东升董事长,因为他也是做金融类服务,并且做得非常好。我以他为榜样,期待自己能把公司带领好,做好企业家们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

朱超:针对“百年之大变局下,企业家的力量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写的答案是:对企业价值方向的坚信和坚定不移的努力,一个是“信”,一个是“做”。如果没有信念,那肯定就没有做的可能,有了信念,还要去思考怎么做、如何坚持去做。我认为,无论处在哪个年代的企业家,都必须去完成这样的过程,在完成过程中,也会汲取到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信而行之”是信心来源最大的点。

20年后,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整个心态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够越来越淡定、成熟。达到这样的程度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用时间去积累和经历;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带领的企业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持续的价值,能变得更加专业,更加普惠和更加现代化。

很赞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