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中韩股东联手输血60亿元,北京现代冲刺逾36万辆年销量 正文
时间:2025-07-06 09:00:5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在获得股东双方增资后,北京现代设定了新的目标,其力争在2022年实现销量36万辆以上,2025年实现52万辆的销量目标。在获得股东双方增资后,北京现代设定了新的目标。3月23日,记者从北京现代方面获悉
原标题:中韩股东联手输血60亿元,中韩北京现代冲刺逾36万辆年销量
在获得股东双方增资后,股东北京现代设定了新的联手辆年目标,其力争在2022年实现销量36万辆以上,输血2025年实现52万辆的亿元逾万销量目标。
在获得股东双方增资后,北京北京现代设定了新的现代销量目标。
3月23日,冲刺记者从北京现代方面获悉,中韩其力争在2022年实现销量36万辆以上,股东2025年实现52万辆的联手辆年销量目标。
不久前,输血北京现代宣布,亿元逾万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投及现代汽车已签署协议,北京拟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北京现代共同增资9.42亿美元(约60亿元)。现代销量本次增资分为两个阶段,2022年6月30日前,股东双方将缴付增资额度的50%,并于2022年12月31日前缴付剩余增资额度。本次增资完成后,北汽、现代汽车在北京现代中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仍为各50%。
近几年来,由于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未能跟上市场节奏等因素,北京现代销量不断下滑。2013年北京现代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到2016年达到销量巅峰(114万辆)。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在市场上的表现开始下滑。在2021年,北京现代销量仅为38.5万辆,而销量的锐减也使北京现代在经营上面临压力。
此次增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北京现代资金的运转安全性,并有效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的进一步投资需要,预计北京现代可提升营运资金水平、防范流动性风险,并将协同股东进一步加大战略资源投入,从而改善经营状况、提升市场地位,也将为新产品导入、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扩大出口等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北京现代方面表示,将采用精简高效的产品布局方式,2022~2024年进行多款主销产品的改款和换代,持续保持燃油车型销售增长势头。结合中长期中国市场变化,产品体系重心逐渐由燃油车向新能源车平稳过渡。未来打造四款轿车、四款SUV以及两款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的产品布局。
从产品端来看,过去北京现代主打“性价比”牌,这使其曾快速收割市场。但随着自主品牌崛起、车市竞争加剧,北京现代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同时性价比的标签对品牌力造成了影响,难以向上。从去年开始,北京现代调整了产品结构,停产亏损车型,将主要精力、资源倾注在伊兰特、途胜L、ix35和库斯途4款具有品牌竞争力的车型上。同时,在渠道端也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了精简。
“将进行架构调整,2022年在重点维持渠道稳定的同时,将经销商数量精简至560家以内。同时补充渠道短板,持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并启动名图纯电动线上代理销售模式。”北京现代方面今日表示。
此外,60亿元的增资也将部分用于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转型,加大新能源产品发展,实现48V轻混和全混在C级车型和SUV车型全面适用。迎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保持全系20%的产品为纯电车型的布局,2023~2024年计划在中国投放两款专属EV车型。北京现代还将加大出口外销力度,未来形成10万辆出口规模。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2025-07-06 08:54
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央行行长易纲接受CGTN专访2025-07-06 08:52
印报社论:金砖国家并非“清谈俱乐部” 合作具体成果多2025-07-06 08:05
“堕胎权”被推翻,“美国反对美国”戏没完2025-07-06 08:04
国常会部署六项任务: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2025-07-06 07:59
美国科技股料将续涨 上周出现3月份来表现最佳的一周2025-07-06 07:34
无锡城建30亿元私募公司债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2025-07-06 07:04
小心套路贷!18.8元的“体验”变成7200元的“消费贷”2025-07-06 06:48
实控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通策医疗早盘大跌近8%2025-07-06 06:33
哈啰电动车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4万元2025-07-06 06:32
发行注册制: A股市场实现“从优到强”转变2025-07-06 09:00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2025-07-06 08:56
外交部:感谢柬埔寨国王和太后就中国南方洪涝灾害表示慰问并捐款2025-07-06 08:33
华盛国际年度拥有人应占净利润3130万港元 主业为混凝土业务2025-07-06 08:17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五)2025-07-06 08:12
G7要筹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基建提供融资对抗中国?外交部回应2025-07-06 07:58
国家统计局:5月份生产经营逐步恢复 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改善2025-07-06 07:26
谷歌在欧盟再遭反垄断投诉:偏袒自家求职搜索服务2025-07-06 07:16
新西兰加息75基点,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2025-07-06 06:27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2025-07-06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