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五地发行 最高利率可达4% 正文
时间:2025-07-06 13:55: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本报记者 杨 洁根据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
本报记者 杨 洁
根据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此前联合发布的首款《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特定由、养老、储蓄产品和在合肥、地发达广州、行最成都、高利西安、首款青岛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特定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养老试点期限为一年。储蓄产品
11月20日,地发达工商银行在广州、行最青岛、高利合肥、首款西安、成都等5个城市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据工商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类型,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和期限产品。客户存入时,可通过营业网点柜台,持试点地区签发的身份证办理。查询、支取、销户、零存整取续存时,可通过营业网点柜台、智能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
工商银行成都市某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行养老储蓄产品共有12款,不同产品对年龄要求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利率,利率最高可达4%。”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家国有银行在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方面进度不一,除工商银行外,其他三家银行将稍晚发售,不过,产品已有“雏形”。
总体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某国有大行合肥地区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特定养老储蓄产品,35岁以上可以买20年期,40岁以上可以买15年期,45岁以上购买10年期,50岁以上可购买5年期。建议购买5年期,目前利率为3.5%,高于3年大额存单利率以及5年期国债利率。”
“我们接到的通知是,客户购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到期的年龄必须要达到55岁,且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另一家国有大行青岛支行工作人员称。
“一周前行里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培训,5年期养老储蓄产品利率为4%,年龄在50岁以上方可购买,但目前还未正式发售,具体要等进一步通知。”某国有大行西安支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虽然其他三家银行暂未发售产品,但储户对于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关注度很高。前述某国有大行合肥地区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客户前来咨询,我们已经做好前期预约登记,一旦售卖就会通知大家。”
“先行试点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视情况扩大试点范围,最后再全面实行,有助于养老储蓄稳定发展,支撑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试点过程中,银行需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养老储蓄产品设计,还可以继续增加不同期限的各类型养老储蓄,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2025-07-06 13:44
继麦当劳之后 华尔街之狼将矛头对准美国最大连锁超市2025-07-06 13:40
新疆冬小麦长势良好 春小麦播种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2025-07-06 13:34
115亿元!五粮液拟拿一半利润慷慨分红,股价能否止跌企稳?2025-07-06 13:33
上市882天 科创板“欺诈发行第一股”泽达易盛从高光走向深渊2025-07-06 13:24
访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对昆明大会通过\2025-07-06 13:12
日媒:俄乌冲突引发电动汽车涨价潮2025-07-06 12:13
中国恒大、恒大物业、恒大汽车深夜发布公告!刚刚,恒大汽车率先复牌,跌超12%!2025-07-06 12:00
俄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表示哀悼2025-07-06 11:46
超3300只股票飘红!地产板块火爆,20多只股票涨停2025-07-06 11:43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2025-07-06 13:12
股指期货大涨 IF主力合约涨超3%2025-07-06 12:58
上汽阿里联合造车项目智己:公开融资已在规划之中2025-07-06 12:43
国台办:曲解联大2758号决议,攻击一中原则,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2025-07-06 12:37
央行、银保监会再提加快落实保交楼2025-07-06 12:16
食堂员工用炒菜锅洗拖把?怀化学院:是用来清洗油污的专用锅2025-07-06 11:54
132套房源!东城区今日启动公租房快速配租2025-07-06 11:46
春天咋还这么冷?原来都怪倒春寒!2025-07-06 11:15
河南安阳火灾初步判定为违规作业引发事故2025-07-06 11:12
跨区域调人、上线团购新模式,生鲜电商出招应对上海“抢菜难”2025-07-0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