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数字经济城市百强:北上深杭广稳居一线 中西部弯道超车 正文
时间:2025-07-06 00:51:3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文/陈玉琪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数据已经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根据11月16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过去十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超4倍增
文/陈玉琪
继土地、数字深杭劳动力、经济居线资本、城市车技术之后,百强北上部弯数据已经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广稳
根据11月16日赛迪顾问发布的中西《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过去十年,道超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超4倍增长。数字深杭2021年,经济居线中国数字经济增长增速超GDP同期,城市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约为8.1%。百强北上部弯
《报告》还显示,广稳北上深杭广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城市,中西成都、道超苏州、数字深杭南京等14个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门槛差距不断缩小,有14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排名优于GDP排名超过20个位次,数字经济成为中后段城市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抓手。
中国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6月,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均建成光网城市,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千兆宽带用户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公共服务节点数、5G虚拟专网数等指标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
各项网络基础设施指标完成情况在5G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6月,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85.4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融合应用覆盖40个国民经济大类,5G行业虚拟专网已超5325个。
“上一个阶段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是适度超前,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如算力资源不协调、供需不匹配、5G基站利用深度不够等。”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刘旭认为,下一阶段数字基础设备的建设重点将从大规模铺开转向深层次优化。
具体而言,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包括向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其次,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重点要从建设转向使用,实现从“修路”到“通车”的转变,比如推动5G网络在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最后,要在空间上拉平东西、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平衡、不平等的差距。
这一过程中,“东数西算”工程成为协调区域间算力资源、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转型的典型案例。一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用户规模庞大,建设重点是扩展算力的增长空间,支撑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人工智能等高频实时交互型业务需求;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四个中西部集群可再生资源丰富,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发展潜力大,可优先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储存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刘旭指出,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27%,仅次于美国。随着国家八大算力枢纽、十大算力集群部署建设有序推进,中国算力将保持30%的增长速度,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城市群错位协同发展,中西部凭数字经济弯道超车
《报告》还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评价中国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
《报告》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形成“弓箭型”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串联起沿海之“弓”,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长江经济带为脉络,形成长江之“箭”,二者贯穿中部省份,形成中部之“弦”。
刘旭分析,五大城市群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跃升路径,即核心城市首先集聚力量发展自身产业,再以自身的资源带动周边城市协同跟进,最终实现区域内部的各个城市错位发展、协同配合的发展格局。
在五大城市群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领先,分工专业化程度高,香港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东莞和佛山等地制造业实力雄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经进入全域错位协同发展的阶段。
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城市而言,数字经济或能成为其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
根据《报告》,数字经济发展排名优于GDP排名超过20个位次的城市有14个,全部位于数字经济发展二三线,其中有9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超前城市刘旭分析,大多数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与城市的GDP水平呈现正相关,但二三线城市的相关性会低于一线和新一线,这意味着中后段城市有机会凭借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基于资源禀赋,抢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围绕名片产业打造市场和生态,打造自身数字经济竞争力“护城河”,已经成为诸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
比如,南京以引培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为抓手;南昌立足虚拟现实产业,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拓展;贵阳利用稳定的气候、地理条件发展大数据产业。2021年,贵阳大数据企业已突破5000家。
刘旭认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被抢占,留给后发城市发展产业名片的空间也在不断收窄,后发城市也往往面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增量不足、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不到位等情况。
数实融合加速,第二产业是主战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其他各行业投入规模总计达4.1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12年的接近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向其他行业的渗透程度均值由2012年的24.7增长至2020年的38.3,以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渗透度普遍较高。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体两翼。”刘旭认为,二者的理想状态是“二八开”,即以20%的数字产业化带动80%的产业数字化规模的提升。
提及产业数字化,刘旭指出,未来产业数字化的主战场以及数实融合的重点是第二产业。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重心将从深化局部环节应用向全面智能协同转变,尤其是推动数字化生产装备、工业软件广泛应用。
“数字产业化发展始终绕不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一关键问题。”刘旭指出,目前数字产业化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仍面临许多困境。
为此,她认为,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不能靠“引进、吸收、跟踪、模仿”的老路,要瞄准关键技术瓶颈,实现集中突破。此外,要打造战略领域的竞争优势,增强关键环节的竞争力,完善和优化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性和水平。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2025-07-06 00:50
德国统计局:德中贸易4月几乎未受疫情相关货运中断影响2025-07-06 00:29
助力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在沪实现更大发展!龚正为新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2025-07-06 00:21
追责郑州红码事件2025-07-05 23:37
民营经济壮大迎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迹可循 三只松鼠践行“大食物观” 达晨财智深挖科技创新潜力2025-07-05 23:32
外交部:所谓“强迫劳动”是美方遏制中国发展进行的政治操弄2025-07-05 23:18
光大香港人事大调整:两上市公司董事会、光大银行香港分行\2025-07-05 23:12
油价过10元!又一家车企宣布停产燃油车,新能源车替代还有多久?2025-07-05 22:59
传大股东IFP反对新闻集团-A和福克斯公司-A的潜在合并2025-07-05 22:31
Piper Sandler:苹果操作系统隐私更改 利好Meta和Snap2025-07-05 22:15
巴西今年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1.2%2025-07-06 00:50
俄乌冲突后欧洲全球高价买气,巴基斯坦受“牵连”缺气发电2025-07-05 23:57
监管大限仅剩半月 征信修复整治加速中2025-07-05 23:38
涉粮腐败何以成患 ?2025-07-05 23:37
俄官员:俄罗斯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2025-07-05 23:28
房企偿债高峰将至,躺平还是再挣扎一下?2025-07-05 23:25
挥泪告别5.5万人,学而思张邦鑫也没躺平2025-07-05 23:24
平安、太保增持、派息、保费回暖 保险板块喜迎涨势2025-07-05 22:26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2025-07-05 22:15
线上潘家园微拍堂 中年男人的淘金梦2025-07-05 22:11